本片在金球獎中擊敗李安的「色.戒」拿下最佳外語片…
此外朱利安許納貝Julian Schnabel也以這部電影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以及金球獎的最佳導演…
對我而言,原著是我多年前的枕邊書,睡前看一篇,在筆者如蝴蝶般翩然起舞的想像力下,通常可以有個好夢。
1995年底,尚.多明尼克.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在44歲正值事業顛峰、人生正多采多姿時,享受著美食、美酒、旅行、新女友、開著名貴跑車時,突然腦幹中風、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剩下左眼還有作用。
鮑比是個相當開朗、健談、熱愛生命的人,即使全身都不能動了,他也要用眨眼的方式寫書,也要寫下他的回憶錄,寫下他在病床上的故事,寫下他還自由時的美麗回憶。
本片導演朱利安許納貝,拍攝的角度很特別,以鮑比的觀點拍攝,在縫上右眼時的掙扎,到剩下只有左眼的世界,有時會失焦、有時明亮、有時使人炫目或歪斜,看片之初會讓人想試試閉上右眼以檢視導演使用的畫面角度是不是正確。(說真的,感覺上很精準)
剛剛得病,片中對於語言治療師發明了以左眼溝通的方式時,鮑比終於一個字一個字的拼湊出了第一句話:「我想死」,然後語言治療師生氣的罵他:「這麼多人為你找方法、這麼多人為你禱告、這麼多人希望你活著,而你現在告訴我你想死,你最好考慮清楚。」這實在騙走了我幾滴眼淚,因為原著當中並沒出現這個橋段…
除此之外,編劇和導演都算是相當尊重原著了,還是充分呈現思緒遨遊的空間,不讓絕望情緒把影片淹沒,也把鮑比的幽默感發揮在電影中。
鮑比必須學會吞嚥,這樣他才有機會自己進食不再插食道管、也不必再抽痰,為此他想像自己大口大口的吃著生蠔…在護理人員為他洗澡時,他回憶起以前泡澡是自己的一大享受,帶著一杯茶或威士忌,再帶一本好書,可以在浴缸裏久久不出來…在潛水鐘的禁錮下,他只有想像力和回憶是如蝴蝶般自由。
書中的最後一段寫道:「在宇宙中,是否有一把鑰匙可以解開我的潛水鐘?有沒有一列沒有終點的地下鐵?哪一種強勢貨幣可以讓我買回自由?應該有其他的地方找。我去了,去找找。」還是充分表現出這是一本絕現的書、孤獨的書、卻又纏綿的書。在出版後十天,鮑比病情惡化離世了。
而我的另一個觀點是尚.多明尼克.鮑比是個不甘平凡的人,一個文學界、時尚界的精英,即使病倒了、腦幹中風、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剩下左眼還有眨的能力,在出版社助理的協助下,他也要一個字一個字的「眨」出一本書,也要回應外界的留言,向世人宣告「我不是值物人」,也要申裝電話,要他所愛的人打電話來,最愛的小女兒、走不出門的九十三歲老父、還有他的新情人。
既然是改編,總有一些些變化,但是整體的感觸是相同的,是相當鐘於原著的作品,最重要是看完後並不會有很沉重的感覺,只會覺得鮑比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導演拍攝的手法很貼切,編劇在改編之外所添加的題材也很巧妙,得到金球獎及坎城影展的肯定,也是實至名歸了。
留言列表